灾害事件,如地震,频繁发生,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未经核实的灾情图片在网络上泛滥。这种现象扰乱了社会秩序,成为公众关注的中心议题。它不仅混淆了公众的认知,还引发了众多法律上的风险。同时,网络平台在内容审核上似乎有所疏漏。
AI传播假图或涉违法行为
灾害虚构图像由AI生成,若内容不良,可能触及法律红线。付建指出,地震等灾害发生之际,此类虚假图像若迅速传播,可能涉嫌散布虚假信息、夸大险情,进而扰乱社会秩序。在历史上,此类虚假图片已诱发公众恐慌。此类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可能遭受罚款及拘留等处罚。若情节严重,根据《刑法》规定,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若后果严重,刑期可能延长至三年至七年。
对比之下,当创作者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图像,并明确指出作品系AI所创,且无意图传播不实信息时,他们不必承担法律责任。这种区分着重突显了创作者意图的清晰度以及标注信息的不可或缺性。
利用AI蹭流量涉嫌寻衅滋事
AI技术生产的虚假图像旨在吸引眼球,但事后却以非故意为借口进行辩护,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此类行为有可能破坏公共秩序,被视为可能引发冲突的因素。目前,有些人为了吸引关注,利用AI技术制作虚假图像,并在发布后寻找借口。在灾难等特殊时期,这种行为对公共秩序构成威胁,可能导致公众产生误解,引发不必要的恐慌,甚至可能承担行政责任。
平台的审核义务界定
平台的审核职责需全面考量。需依据发布内容的性质、发布者的身份以及事件的严重程度来决定审核的必要性。特别是在疫情、灾害等重大事件的相关信息审核上,平台的责任尤为显著。付建指出,若平台在未核实图片真实性时即允许其发布,则反映出审核流程存在延误和不足。以某些平台为例,曾出现过大量虚假灾害图片未能及时得到阻止的情况。
众多视频内容发布之下,平台难以完全消除所有虚假信息。故此,举报一经收到,迅速审查和处理显得尤为必要。若发现虚假内容,应立即执行下架、封号等操作,以遏制其传播。若不采取应对措施,平台需承担信息损害扩大的责任。同时,若违反《网络安全法》,平台可能遭受警告、罚款,甚至可能被要求整顿的行政处罚。
AI制图的其他法律风险
AI图像若传播含有不实信息,会对社会秩序造成破坏,并可能触及他人合法权益。付建指出,此类侵犯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人格权等,且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例如虚构信息并故意传播。历史案例表明,某些虚假信息通过抄袭等手段误导公众,不仅侵犯了他人权益,还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了显著影响。
信息技术与法律的关系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已突破现行法律界限。许浩指出,这不能成为逃避责任的借口。科技不断进步,法律也应相应更新。在应对灾害时,公众需要依赖准确的信息。若科技被滥用以传播虚假信息,社会秩序将遭受冲击。在恐慌和焦虑情绪扩散之际,准确的信息是保障社会稳定的关键。
自由与公众知情权的平衡
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过程中,需同时考虑创作者的创作自由和公众的知情权。创作者的创意表达理应受到尊重。此外,公众有权获得准确的信息。特别是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情况往往复杂多变,错误信息的传播可能干扰救援行动,并可能导致公众对灾害的严重性和应对策略产生错误认知。
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猛,有必要关注如何在技术开放性与社会秩序之间寻求平衡。敬请读者关注这一议题。期待您的点赞、转发,并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