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工会近期发布的《关于开展治理欠薪冬季行动的通知》如同冬日里的一抹暖意,为2025年春节前夕的农民工权益保障注入了新的希望。农民工讨薪问题长期困扰社会,该行动受到了广泛关注。
行动聚焦领域明确
本次冬季治理欠薪行动针对特定范围。根据相关通知,主要针对建筑项目和公共服务业。建筑项目常因分包和资金短缺等原因出现欠薪。例如,2023年某地一建筑工程因分包方失联,导致数百农民工未能拿到工资。公共服务业同样面临复杂情况,基层服务人员也有可能遭受欠薪。针对这些领域进行整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各级工会依《通知》指导开展行动,确保农民工工资支付得到有效保障。
在这些重点关注的领域中,农民工群体是权益保护的核心关注对象。他们辛勤劳动,为城市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然而,他们的工资往往不能按时发放。这一现状,正是他们所期待改变的。
工会常态化工作内容
各级工会致力于推进职工欠薪治理的常规化进程。重点在于迅速跟踪处理欠薪线索,确保每一条核实后的线索都有明确处理结果和反馈。回顾以往,某些地区曾面临线索处理延误的问题,而现在这一要求凸显了治理的决心。此外,研究在省级层面建立欠薪案例发布机制具有深远意义。此举有助于让更多企业了解欠薪的后果,并为今后类似事件的处理提供经验和参考。
常态化的工作执行确保了每起欠薪事件都受到充分关注,避免了草率处理,并持续提升了处理欠薪问题的能力与成效。
欠薪风险隐患排查
工会需全力支持欠薪风险隐患的排查活动。县乡工会在此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负责对其管辖内的企业进行彻底检查。本次排查将着重于确保企业工资支付顺序的合理性。例如,在部分小型制造业中,若资金流动时未将工资支付置于首位,便可能引发欠薪问题。县级工会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旨在提前防范欠薪问题的出现。
此次排查旨在揭示潜在问题,同时也是一项预防欠薪的有效举措,有助于提升企业对工资支付重要性的认识。
发挥工会监督职能
工会的劳动法律监督作用将得到充分体现。“一函两书”的出台,成为从根源上解决欠薪问题的有效手段。“一函”充当了预警信号,提醒企业注意欠薪风险。“两书”则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警示。以某地一家餐饮企业为例,先前因经营问题存在欠薪风险,工会迅速发出相关文件,企业随即调整资金安排,成功避免了欠薪事件的发生。这种作用的发挥,使企业能在欠薪风险初现时及时进行纠正。
该监督职责促使企业关注拖欠工资现象,确保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按时足额发放薪酬。
多部门联合治理
此次行动的一大亮点是多部门协同治理。工会需与同级政府相关部门保持联系,并参与联合的现场巡查。政府及国企央企在确保农民工工资支付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此外,工会还需协助行业主管机关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和企业账款拖欠的问题。在部分工程项目中,企业账款拖欠与农民工工资拖欠常相互关联,需一并解决。同时,还需与司法行政机关合作,对用人单位进行法治培训。以某起欠薪事件为例,多部门联合采取行动,通过多种途径促使企业支付工资,并对企业进行了惩罚性教育。
联合行动有助于汇聚资源,充分利用各参与部门的特长,进而增强打击欠薪问题的效率和成效。
欠薪问题分类处置
各级工会根据欠薪问题的性质进行分类处理。对于存在争议但可协商解决的欠薪情况,工会会主动进行协商协调。对于恶意欠薪等严重问题,则推动案件迅速审理和裁决。同时,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以应对欠薪者法律知识不足的情况。根据历史经验,许多农民工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欠薪问题不太了解,此时法律援助律师团队能提供必要的帮助。此外,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机构也积极介入,发挥积极作用。
该分类处理手段能更有效地应对不同类型的欠薪状况,助力农民工成功收回辛勤所得。
欠薪农民工帮扶工作
工会将对欠薪农民工提供就业支持与援助。需查明失业讨薪者的就业意向,以协助其就业,这是关键职责。例如,通过组织就业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在送温暖行动中,特别关照欠薪劳动者。对符合困难职工帮扶条件的,将迅速给予援助。若农民工因欠薪失业,生活陷入困境,工会将纳入帮扶体系,协助其减轻生活负担,并促使其重新就业。
这一系列的帮扶体现了对失业欠薪农民工的人性关怀。
全国总工会近日启动了针对欠薪问题的冬季治理行动,其效果如何尚待观察。我们期待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与讨论,为点赞和转发文章,共同监督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