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全域纳入重庆都市圈,400亿投资加速同城化,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2024-12-06 15:45:03来源:北方时空

广安市,四川与重庆中心城区接壤的市级城市,目前已完全被纳入重庆都市圈的发展规划之中。此举受到了广泛关注。这一动作不仅对区域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彰显了川渝两地协同发展的丰富成果与巨大潜力。

广安的战略地位

刘襄渝,广安市委副书记兼代市长,指出广安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都市圈全域覆盖的地级市,这一地位非同寻常。自确立“同城融圈”为核心战略以来,广安主动融入成渝双核引领的大格局,这一战略是基于广安的地缘优势所做出的明智选择。广安充分认识到与重庆的紧密联系对本地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川渝协同发展的背景下,积极寻求发展机会。广安,位于四川,毗邻重庆,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极融入重庆都市圈的发展,为广安带来持续的发展动力,并推动本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升级转型。

广安与重庆相距不远,这一地理条件为其特殊战略地位的形成提供了自然基石。广安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川渝协同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两地之间资源、信息、人才等要素流动迅速,确保了广安能够迅速响应并接收重庆的产业辐射和发展推动作用。

交通大会战的推进

广安市在推进区域融合的过程中,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到了关键地位。交通进步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和一体化进程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该市特别强调了“同城融圈”交通项目的三年攻坚行动,并投入了巨额资金。预计总投资额超过400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381亿元。

西渝高铁建设正加速推进,其中渝北至广安、广涪柳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正紧张进行。在高速公路领域,镇广高速等工程正加紧施工,城宣大邻高速、合广长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展开。重庆都市圈北向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稳步推进。此外,跨省公交线路已开通3条,定制客运线路达11条,“邻渝双城巴士”也已投入运营。这些交通设施的建设显著缩短了广安与重庆之间的距离,有效促进了人员与物资的往来。

广安得益于便捷的交通,能更有效地吸引重庆的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在制造业领域,交通的高效连接对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运输至关重要;此外,它还增强了广安在旅游及服务业等方面的吸引力,使得重庆居民能够轻松前往广安进行消费和旅游。

产业全面对接重庆

广安与重庆的产业合作紧密。在工业领域,广安有50%的工业产品需与重庆相配套。特别是在汽车零部件产业,这一比例更为显著,其中70%的企业源自重庆,且其产品有近90%销往重庆。这种紧密的产业配套关系,实质上体现了一种产业间的互利共生。

广安的农副产品超过七成销往重庆。同时,广安与重庆的合川、长寿共同推进了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的创建,并沿渠江、嘉陵江共同打造了绿色蔬菜加工产业带。这一举措显著扩大了广安农副产品的消费市场,并确保了稳定的销售途径。以柑橘种植为例,若仅依赖本地市场,将面临产能过剩和售价偏低的风险,然而,通过与重庆市场对接,产品销量大增,利润空间也相应扩大。

共建新区探索新模式

同城化融合区的功能__深度融入区域发展

2020年,广安市与重庆市渝北区携手共建川渝高竹新区,该区总面积为266平方公里,其中渝北区占129平方公里,广安市占137平方公里。在新区建设过程中,双方采用了“两地人员共同作战、统一战场;两地政策同步实施、全面对接;两地资源整合利用、集中管理;两地事务协同处理、一站式服务”的创新模式。

广安除打造该新区外,亦与合川、长寿携手共建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同时,与达州、梁平、垫江、长寿共同打造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此新型合作模式有效整合了各方资源,有效规避了行政障碍导致的效率损失;此外,它能充分发挥各地区的独特优势,最大限度地挖掘协同发展的潜力和价值。

公共服务同城一体化发展

广安市在公共服务领域大力推进与重庆中心城区的同城化、一体化发展。截至目前,已有501项“川渝通办”和“跨省通办”事项实现落地,31项“渝广通办”特色事项得到拓展执行,极大地方便了两地居民办事。渝广居住证实现互通互认,跨省域教育协同发展试验区正共同建设,渝广两地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的检查检验结果互相承认。

广安市新近公布的《关于促进广安融入重庆都市圈提升公共服务质效的若干举措》具有深远影响。该文件涉及交通出行、就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十个领域的二十八项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旨在细化广安市公共服务与重庆都市圈的对接工作,推动两地间的深度融合,向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发展。

广安发展的展望

广安市被纳入重庆都市圈的发展规划后,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发展潜力仍十分巨大。未来,确保规划项目高效实施是广安面临的重要任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等软实力,均需进一步优化和加强。

各位读者,关于广安如何进一步融入重庆都市圈,有哪些关键领域值得重点关注?我们期待您的宝贵意见,通过评论留言分享您的看法。同时,请您点赞并转发此篇文章,让更多人参与广安发展话题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