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年升旗从未变过!80 岁老人用行动诠释爱国情怀

2024-10-06 10:39:45来源:北方时空

重庆市江北区的复盛镇,张廷福先生已逾八十岁高龄,其持之以恒的事迹令人感佩。自1992年起,不论晴雨,他始终坚持于每周一清晨在家中屋顶升挂一面鲜明五星红旗。这项历经32载的例行“仪式”早已超越常规,演变成一种信仰。张廷福先生的行动充分展现了炽热的爱国情怀。

张廷福先生指出,1992年该国旗曾升置于平房之上;然今,它已攀登至六楼顶层。这不仅是物理高度的飞跃,亦象征其爱国情感之深化。历经三迁,先生目睹了旗帜的更替,旗杆亦屡换新。虽年岁递增,步伐减缓,但32年来,无数次升旗的坚守,无不令人感慨良多。

传承爱国传统的家庭仪式

在建国75周年之际,张廷福尊长召集族人,举行盛大庆典,庄重升挂国旗。此举动彰显家族和睦,亦传承爱国精神。长者期望后代继续升旗仪式,强调:“必须将这一光荣传统发扬光大,期望吾重孙辈亦能推广升旗美德,令国旗永恒飘扬于苍穹。”此深含对国家辉煌未来的美好期许。

张廷福家族在国旗的映照下更显温馨与团结。陈广秀妻子感慨万分:“老张家对升旗、换旗rituals怀有高度重视,珍视备至,有时甚至胜过对待新衣。”这份对国旗的尊重凸显了对国家的深切情感。张廷福老人身体力行,激励了无数人,使他们深切领悟爱国主义精神。

张廷福老人的成长与奋斗

1944年,张廷福降临于一户普通的农村家庭,其成长之路充满苦难与奋斗。成年后,凭借持续的努力与实干,他成为水库建设者,随后被选举为复盛镇庙坝村党支部书记。张廷福的一生如同一部真实的奋斗史。他向记者展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详细记载了他人生中的每一个重要节点:“1953年2月5日,领取土地证”“1965年4月9日,喜结连理”“1995年6月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些记录不仅是他个人的生活轨迹,也映射了新中国的成长轨迹。

张廷福先生回忆称,那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赋予民众的福利——共产党发放的土地证书。自那时起,民众得以拥有自己的土地,自主耕种。除了住房与土地,他们还获得了大量宝贵的农田,面积宽广,价值连城。这些言语洋溢着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感激之情。张廷福老人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对党和国家的无比忠诚与至深的爱戴。

国旗背后的故事

张廷福先生秉持着升起国旗的常规,这源自于他强烈的爱国之心。自小便耳熟能详的儿歌“国庆佳节至,红旗遍each宅”,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感。自1992年起,他购置了一面显眼的五星红旗,并自制竹杆,于自家院内设立,仿照附近学校的升旗仪式,自那时起,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至今已连续32年。

张廷福先生坚持保留每一面升起的国旗。他指出,这些国旗应代际传承,它们承载着对我国深沉的爱国情怀。对国旗的敬重,不仅体现为物质上的保养,更是情感续写的证明。

张廷福老人的坚持与期望

张廷福先生坚定地表示,他坚定不移地坚持升国旗。此举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誓言,更彰显了对国家的庄重承诺。先生的事迹振奋人心,使我们深刻领略爱国精神的真谛。

张廷福老人的事迹树立了鲜明的爱国主义楷模,其言传身教,深刻阐释了爱国主义的精髓。张廷福老人坚定的信仰与愿景,映照出一名普通公民对国家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