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公布 1-9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 2.2%,原因何在?

2024-10-27 01:12:23来源:北方时空

在1月至9月的财政年度,诸多引人注目的亮点与具体细节显现。中国财政部于10月25日公布该时段的财政数据,这些数据成为公众了解国家财政状况的重要信息依据。

公共预算收入整体情况

截至9月,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63059亿元,同比下降2.2%。这一下降趋势显现了当前经济形势下的财政压力。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且众多因素交织的背景下,这一数据体现了多项工作与政策的综合效应。准确识别这些影响因素,对于深入解析财政收入的结构和变动趋势具有关键意义。

数据显示,财政收入呈现下滑趋势,然而,这一变化并非完全由特定因素引起,比如去年同期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所形成的基数增加。实际上,在排除了这些特殊因素后,财政收入仍然实现了稳定增长,这一现象表明我国财政收入在调整中持续展现出积极和稳定的增长态势。

税收收入各税种表现

全国税收总收入为13.1715万亿元,同比去年减少了5.3%。在各类税种中,变化差异明显。国内增值税下降了5.6%,这种下降主要受特定因素的影响。而国内消费税则实现了1.6%的增长,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成品油等商品产销的增长。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增长率为1.1%,与一般贸易进口的增长趋势保持一致。这些数据反映出不同行业及经济活动的发展态势各有不同。

个人所得税的降幅达到了4.9%,这一现象主要是由政策翘尾效应导致的收入减少所引起的。各种税种都受到了特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税收收入的整体结构。此外,这也反映出政策执行和市场活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和影响的结果。

部分行业税收表现

并非所有行业的税收都出现下降,其中部分行业表现尤为显著。比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因文旅消费需求的提升,税收收入同比增长高达23.2%。随着旅游出行需求的增长,相关行业的税收也呈现出积极增长态势。同时,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税收收入也实现了12.4%的增长,这一增长与物流运输的日益繁忙等因素紧密相关。

总体而言,制造业整体呈现出下滑态势,但个别细分领域却展现出优异表现。以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例,其税收收入增长了7%;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业的税收收入也增长了6.4%。这些具体数据反映出,某些制造业领域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明显的发展潜力。

非税收入情况

在今年的前三季度,我国非税收入总额实现了显著增长,达到了31344亿元,同比增长13.5%。这一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各级政府,他们通过有效盘活国有资源资产,特别是通过提高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从而推动了非税收入的增长,使得增幅提升了10.8个百分点。

同时,公共预算、政府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三项预算的非税收入总额达到约6.47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7%。这一数据揭示了非税收入在整体预算中的复杂性,并展现了其在不同计算标准下的变化趋势。

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在2023年的前九个月,我国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达到了201779亿元,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在此期间,各级财政部门主动落实政策,加大了财政支出的力度,并对关键支出项目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合理的财政支出规划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这不仅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实施,也是对事业发展资金需求的有效满足。

合理的财政支出规划对维护民众生活水平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确保国家各项发展需求得以平衡的关键手段。

政府性基金预算情况

截至9月底,我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累计为3086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20.2%。其中,地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2328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4.6%。这一下降趋势与房地产市场的最新动态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密切相关。

此外,全国范围内共发行了3.63万亿元的专项债券,这一金额占据了全年总额度的93%。其中,有高达2万亿的专项债券资金已在当年得到分配,这些资金将用于推动众多项目的实施。这一措施对于项目的推进具有显著的支持作用。

请问,哪些因素可能会对财政收支产生长期影响,并持续至明年?我们诚挚邀请大家点赞、转发并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