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咨询乱象:付费 2980 元挽回感情却无果,你还敢轻信吗?

2024-11-06 22:32:36来源:北方时空

近期,情感类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是情感咨询服务的兴起。但在此背后,却出现了不少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情况,这一现象确实令人感到震惊。

情感咨询悄然兴起

崔文为修复感情关系,寻求了情感咨询服务。在加入主播粉丝群后,她通过私信与工作人员沟通,得知需支付99元才能获得“一对一”服务。这一信息表明,这类服务可能存在诱导消费的现象。武汉的崔文并非唯一案例,情感咨询服务在社交和短视频平台上日益增多,吸引了众多人试图通过这些服务解决情感困扰。

刘翀是湖北地区的一员。他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情感咨询服务。今年9月,他花费了近2万元,试图挽回一段表白失败的关系,但最终未能如愿。这一事件表明,情感咨询服务可能并不像宣传中所宣称的那样具有实效性,消费者可能会面临得不偿失的风险。

昂贵付费争议不断

崔文支付了99元,额外又花费了2980元购买了所谓的专业顾问指导方案。但她的收获仅是一些质量低下的自学资料。该公众号自两年前就已停止更新,电话咨询服务同样不够专业。刘翀花费的2万元同样未产生任何效果。众多消费者在这类服务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却并未获得相应的回报。这一现象背后,是服务提供方的高价收费,而消费者的权益并未得到有效保障。

消费者在投入大量资金后均提出了退款请求,然而均遭到了拒绝。服务提供者在未能提供真正有效的服务的情况下,依然坚决拒绝退款,此行为无疑对消费者的信任造成了损害。

咨询师资质不明

记者调查揭露,所谓情感咨询师的专业资质存疑。记者在寻求情感挽回服务时,向相关机构及博主索要资质证明,却发现部分人自称仅为兼职心理学专业学生,另一些人提供的证书亦非官方机构认证。在这种背景下,消费者难以确认为自己提供服务的咨询师是否具备专业能力。

崔文所接触的机构合同中,乙方为武汉某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然而,该机构的咨询师资质不明确。这种情况就好比让盲人引领路人,消费者的权益完全暴露在风险之下。

霸王条款暗藏合同

崔文的服务合同中包含有“霸王条款”。合同中部分条款显得极不合理,消费者在支付费用后并未获得预期效果,却缺乏相应的权益保障。众多消费者被迫置身于这种不平等的合同关系中。这种情况犹如购买无效商品却无法退货,对消费者权益构成了严重损害。

众多受访者普遍认为该条款存在不公,尽管如此,他们也只能无奈地予以接受。这种现象凸显了市场规范性的不足。

服务效果大打折扣

崔文与刘翀的经历揭示了情感咨询服务的不尽如人意。崔文依照咨询师提供的资料自学,却未见显著成效,甚至感到受骗。刘翀投入两万元资金,亦未能实现既定目标。这些情况反映出,情感咨询行业普遍存在服务与承诺不符的问题,呈现出一种不良状态。

许多机构常自诩专业,然而在具体操作中,其专业水平难以得到保障,这一现象导致众多消费者遭受了失望和损失。

谨慎消费理性对待

自2017年,人社部取消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导致目前市场上缺乏官方认可的证书。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情感咨询服务时必须保持警惕。刘鑫提出,消费者可以寻求专业调解机构的协助,或者咨询有经验的亲友。

当前,情感咨询服务市场问题频发,消费者是否还愿意轻信此类服务?呼吁大家在接触此类服务时保持警惕,理性消费。同时,期待相关部门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此外,鼓励大家点赞、转发和评论本文,提高公众对潜在风险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