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丹巴猎捕队惊心动魄的野猪猎捕现场,鲜血与勇气交织的生死瞬间

2024-12-17 08:24:06来源:北方时空

川西高原的辽阔土地上,一场人与野猪的激烈对抗正在进行。此过程中,既有未知的恐惧与风险,也有捕获的喜悦与失去的哀愁,令人既揪心又充满期待。这便是近期在川西高原发生的野猪猎捕事件。

行动背景和开端

12月3日凌晨3点,气温降至零下7摄氏度,川西高原尚在沉睡。然而,护农队已展开野猪猎捕行动。野猪数量的激增,对当地农田和作物造成破坏,严重影响了村民生活,正是猎捕行动的动因。在一片漆黑与严寒中,队员们斗志昂扬,目标明确——搜寻并猎捕野猪,以维护村民利益。从行动伊始,众人便深知任务的艰巨性。

凌晨4点,经验丰富的队员老王已巡遍数座山头,却未找到野猪的任何迹象。即便如此,队员们的决心未减,他们怀揣着捕捉野猪的强烈愿望,继续坚持在山林中探索。

执着的猎犬群

在狩猎过程中,猎犬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领头的“头狗”一旦发现野猪,便会立即发出警报声。随后,体型更大的“快帮狗”会应声而至,协助牵制野猪,阻止其逃跑。犬类间的协同无间,为狩猎带来了诸多希望。但不幸的是,当队伍行至山腰,距离目标仅数百米时,林间突然出现数十只猕猴,它们跳跃不停,严重干扰了猎犬。猎犬们纷纷狂吠,注意力被分散,无法继续追逐野猪,这对狩猎行动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寻找野猪遇困难

白天气温上升,山林热量增加,无人机搜寻野猪已不再适用。队员们转而依赖猎犬进行地面搜索。12月4日,他们携猎犬抵达丹巴县梭坡乡。全日搜寻,他们细致入微,不遗漏任何潜在野猪藏身之处,然而最终一无所获。次日,队伍移师格宗镇深山继续搜寻。尽管猎犬一度追踪到野猪,但队员未能及时赶上,野猪再次逃脱。连续三天未能捕获到野猪,这种持续的空手而归让队员们的情绪低落,气氛沉闷。

成功的曙光

12月6日,护农队抵达丹巴县巴底镇木兰村,村民反映当地野猪成群。清晨,“飞手”老王通过无人机观察到三头野猪,行动就此展开。队伍在无路可走处下车,携带猎犬深入荆棘丛,即便面对数米高的峭壁,他们也毫不犹豫地跳下。记者跟随队伍,途中多次险些滑落陡坡,幸亏抓住了藤蔓。猎犬与野猪展开激烈追逐,野猪速度惊人,时速可达40至70公里。经过一番较量,尽管猎犬受伤,队员们仍成功猎杀野猪。下山后未休息,他们又捕获一头野猪,队员们的脸上露出了喜悦。

新的挑战

12月7日凌晨,记者随护农队抵达巴底镇木约尔村。老王在此地目击到两头野猪。经队员们观察野猪脚印,他们决定引入猎犬入山搜寻。上午10点,野猪被锁定,追踪活动随即展开。尽管追踪持续了4小时,直至下午2点,队伍在海拔3500米的山区四处搜寻,但未能找到野猪。原因是猎犬被突然出现的麂子吸引,导致两只野猪趁机逃入丛林。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猎捕野猪的艰难性。

猎捕野猪的代价

猎捕过程中,不少令人惋惜的事件发生,包括连续数日的空手而归。记有一次,在追逐野猪的过程中,四只猎犬不幸坠崖丧生,这对护农队伍而言是一大损失。猎犬在猎捕任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们的牺牲凸显了猎捕野猪的艰险与挑战。

护农队的野猪猎捕行动中,情绪波动明显。队员们的辛勤付出、猎犬的坚定忠诚和猎捕过程的艰辛可见一斑。有人质疑,在确保猎犬和队员安全的前提下,这种猎捕活动是否应继续进行?我们期待观众在目睹这一过程后,积极表达个人观点,并欢迎对文章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