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0日,沈北新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2024年的工作成绩得到了集中展示。这些成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亮点纷呈。沈北新区全面振兴的步伐稳健,力量充沛。
空间载体优化拓展

2024年,沈北新区致力于优化空间布局和强化承载能力。沈北大学城的生态环境显示出更显著的创新能力。数字汇客厅主体工程已完工,成为区域发展的一大亮点。航空创新港一期全面投入使用,6家市级大学科技园获得批准,产学研“科创特区”初具规模,这标志着沈北新区的科技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这些成就为沈北新区描绘了新的发展画卷。

沈北新区通过空间布局的优化,显著提升了发展潜力。此举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机遇,同时为人才创造了更优越的创新创业条件。这些因素将吸引更多资源向该区域集中,从而促进区域整体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产企业突出贡献
2024年,沈北新区300多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面对市场波动,展现了积极应对的态度。它们承受了极大的挑战,团结协作。这些企业稳固了第二产业的根基,成为新区的亮点。他们的辛勤付出有力地推动了区域整体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些企业的成就并非出于巧合,它们在沈北新区深耕多年,对当地的商业环境了如指掌,并享有地域资源上的优势。在面临挑战时,它们表现出的顽强意志不仅确保了自身的持续发展,还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稳定运行,成为区域经济稳固的支柱。
政务服务效能提升

2024年,沈北新区实施“容缺受理”机制,确保了158个项目得以提前开工。曼德电子在获得土地证后,仅用5.5小时便完成了施工许可证的办理,这一过程展现了极高的效率。“拿地即开工3.0”模式成为全省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的典范。这种高效的政务服务模式,有效促进了项目的快速实施和推进。
沈北新区通过提供高效的政务服务,吸引了众多企业投资。这种服务降低了企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使企业能更专注于项目建设和运营。此举增强了新区的招商引资能力,为区域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

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2024年,中国电子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众多重要项目在当年完成签约并迅速投入建设。全市共有350个重点项目开工复工,其中74个项目竣工,这一成绩在全市范围内名列前茅。这些项目的进展显著推动了沈北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促进了区域内就业和消费等领域的全面提升。

沈北新区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得益于多方面的协作。政府政策的扶持、企业的踊跃投入以及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共同推动了这一成果的实现。这一进展促使该区产业结构得到有效优化,城市设施持续完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在稳步提升。
文旅及乡村事业发展
2024年,石佛一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沈北新区获得省级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试点资格。此举凸显了沈北新区在乡村旅游及乡村振兴领域的显著成就。此外,该区推广了1.5万亩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其特产“清水大米”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省首个市区联合举办的种业博览园亦正式开幕,粮食产量连续21年丰收。

这些成就对乡村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增长,农业生产的丰收确保了粮食供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美化了乡村环境,增强了乡村的发展潜力。
社会民生全面改善
2024年,沈北新区共筹集了613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同时,“辽蕾计划”在困境儿童救助领域实现了省级试点项目的成功争创。此外,还培育了57个“品质养老”社区(村),并发放了总计5087万元的各类救助资金。其中,“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模式荣获省级优秀案例。这些举措在住房、救助和养老等多个方面为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实施这些举措,居民的幸福指数得到了显著提升。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更充分的满足,生活质量持续改善,这充分展现了沈北新区在发展中对民生问题的深切关注。
2024年,沈北新区硕果累累。未来,它能否持续发展,保持当前势头?欢迎各位留言交流。同时,恳请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