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大海岸公园成立,保育中华白海豚及海洋生态系统

2024-11-07 00:07:51来源:北方时空

2023年11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正式对外公布,北大屿海岸公园正式成立。这一举措具有重大意义,不仅显著扩大了香港的海洋保护区范围,而且为中华白海豚等物种的保护工作增添了力量。这一喜讯无疑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鼓舞。

北大屿海岸公园基本情况

北大屿海岸公园位于大屿山北部海域,其面积约为2400公顷。该公园不仅是香港的第8个海岸公园,更是面积最广的一个。自公园设立以来,香港受保护的海洋栖息地面积已扩展至超过8500公顷。

该海岸公园地处要塞,毗邻沙洲、龙鼓洲海岸公园及大小磨刀海岸公园,共同构建了一个约4570公顷的海洋保护区网络。此网络在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连接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

对中华白海豚的保护意义

中华白海豚是我国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北大屿海岸公园的建立,对中华白海豚的保护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该公园位于广东珠江口,与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邻,这大大增强了对其核心栖息地的保护效果。

机场三跑道系统项目的建设与运营或许会对中华白海豚及其渔业生态环境带来某些影响。但海岸公园的构建有望缓解这些影响。通过构建适宜的栖息地,预计将改善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状况,并扩大其种群规模。

形成海洋保护区网络

发言人强调,北大屿海岸公园的设立及其与周边公园的连接,共同构筑了一个意义重大的生态网络。这一海洋保护区网络覆盖面积达到4570公顷,并横跨多个地理区域。

该机制相互关联,有效提升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这一机制的作用下,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能够在更宽广的区域内安全地繁殖和生存;这一举措对改善香港海域的生态布局、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起到了积极影响。

公园管理措施介绍

北大屿海岸公园的管理措施与其他已设立的海岸公园相似。公园通过定期的巡查和执法活动,确保了良好的秩序。此外,对船只速度的管控措施,有效减少了对其周围海洋生物的干扰。

海洋资源的监管与优化工作,有效保障了其科学化管理。同时,该举措还积极推动海洋保育教育的发展,便利了生态休闲活动的广泛开展。另外,当地渔船可申请捕鱼许可,实现了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和谐平衡。

内地合作商讨

渔业保护署正全力推进一项极为关键的任务,该任务涉及与内地相关部门进行协商,旨在共同构建粤港中华白海豚海洋保护区网络平台。这一举措旨在从多个层面推动合作,涵盖管理执法、生态监控、措施优化和教育宣传等方面。

两地间的合作对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技术的合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华白海豚保护为例,内地积累的经验可向香港传授,而香港在海洋保护公众教育方面的有效措施也值得内地学习和借鉴。

提高公众认知措施

为了提升公众对海岸公园和海洋生态保护的认识,渔业及护渔署将持续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文章及有关资料。这一举措能够有效且迅速地传播保护知识,扩大其影响力。

海岸公园对生态环境和水质实施持续监测,同时致力于科学研究工作的推进。这一举措旨在准确把握公园生态变化趋势,并吸引更多研究者加入保护工作。我们诚挚地邀请广大读者就香港海洋生态保护的有效途径提出宝贵建议。欢迎点赞并分享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