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服务投诉增幅明显,中消协发布第三季度投诉热点

2024-11-06 22:49:16来源:北方时空

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第三季度投诉焦点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问题涉及多个领域,给消费者造成了较大困扰。特别是其中的数据,引发了公众的深入思考。

摄影服务投诉大增

古装摄影与写真因短视频及社交媒体的流行在年轻群体,尤其是女性消费者中备受欢迎。今年第三季度,摄影服务领域消费者投诉量明显上升。商家纷纷推出低价套餐和无偿拍摄活动以吸引顾客,但顾客到店后却遭遇高价套餐的推销,甚至有变相强制消费的现象。这种营销手段让消费者深感困扰。有消费者原本计划仅花费200元拍摄,但商家不断推销800元的套餐,并宣称200元套餐无法满足需求,最终迫使消费者在无奈中支付了额外费用。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扰乱了市场秩序。

此外,摄影服务方面的投诉主要集中在售后服务阶段。众多消费者在拍摄结束后,发现照片的后期制作并未达到原先承诺的质量水平。在此情况下,商家往往拒绝进行再次修改。这种行为直接导致消费者在财务上的损失,且未能满足他们的服务预期,进而加剧了消费者对摄影服务信任度的下降。

移动互联网广告推送乱象

在第三季度,移动互联网广告推送的问题持续暴露,引发了公众的普遍不满。众多用户在手机使用过程中,频繁遭遇广告的干扰。部分消费者表示,点击广告后,系统会自动跳转至无密码支付界面,这对其资金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此外,在观看视频等特定时刻,广告的突然插入严重影响了用户的观看体验。更有甚者,出现了强制跳转广告的情况,即便用户不希望浏览广告,也难以避免。比如,有用户在阅读新闻资讯时,每隔数页就会被强制引导至广告页面,这种做法显著降低了用户对网络使用的满意度。

公众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提出质疑,部分不良商家利用广告渠道传播虚假信息,导致消费者在消费决策上受到误导。这一现象激起了消费者对手机广告推送的强烈反感。为此,部分消费者已经决定关闭手机软件的消息提醒功能,以规避此类问题。

二级票务平台不规范

演出市场的繁荣促进了售票服务的扩展,然而,二级票务市场却面临着诸多挑战。票价信息的隐蔽性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某些演唱会为例,二级票务平台显示的价格往往远超官方公布的价格,却很少对价格差异的原因作出详细说明。此外,消费者在购票后若需退票,通常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这在理论上存在争议。例如,一位消费者在一周前购买了音乐节的门票,因突发状况无法出席,在尝试退票时,却遭遇了票务平台扣除20%手续费的情况。

票务平台普遍面临退款处理延迟的问题,且售后服务流程不够顺畅。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往往难以与平台进行有效沟通以解决困难。这导致消费者在购票时产生疑虑,对二级票务平台的信任感逐渐减弱。

提货卡经营问题频发

提货卡运营模式面临广泛质疑,问题频发。提货商品与卡片上标注内容不符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消费者拿着提货卡去领指定品牌的大米,却被告知商家提供的是其他不知名的品牌。商家单方面违约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提货卡规定消费者可随时提货,但商家却以各种理由拒绝。更严重的是,商家破产导致提货卡失效,消费者手中的提货卡最终变成了废纸。

商务部法规规定,即便是不记名卡已过有效期却仍有资金余额,发行或销售这些卡的机构仍需负责提供激活等服务。然而,现状是众多商家并未履行这一责任,由此引发了消费者权益受损的问题。

其他服务投诉状况

此外,其他领域的投诉问题亦不容忽视。首先,法律咨询服务监管需加强,部分机构提供的法律建议存在失误,误导了消费者。其次,聚合经营模式管理较为宽松,平台商户信息真实性常受质疑,尤其在外卖平台,小商户地址等信息的虚假情况尤为明显。另外,民宿行业规范化不足,服务标准不一,消费者良好体验难以确保。同时,外卖行业打包服务存在乱收费现象,如消费者所观察,一份普通快餐的打包费用高达3元,远超正常标准。

消费者权益保护任重道远

第三季度,我国消费者协会组织共接收投诉497,448起,成功处理326,017起,解决率达到了65.54%。这一举措协助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4.56亿元。这些数据揭示了消费者面临的问题众多,权益保护工作正在积极进行。然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道路依然漫长。在众多投诉问题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同时,我们期待广大读者为本文点赞和转发,以吸引更多关注消费领域的问题,并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