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岫岩县哈达碑镇的“镇头村”建设备受关注。该项目的顺利完成提升了村镇的整体形象,促进了文化旅游和农业产业的繁荣,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案例。

镇容街貌焕然一新
哈达碑镇通过“镇头村”的建设,实现了镇容街貌的显著改善。昔日小镇环境脏乱,如今街道清洁有序,建筑布局井然。新增的停车位排列整齐,小镇形象焕然一新。据数据显示,自今年9月起,包括哈达碑村在内的多项建设展开,如文化广场和集贸市场院的改造,新铺1300米水泥路,增设145盏路灯,这些变化让居民切实体验到了生活环境质量的提升。
孙国庆书记是哈达碑村党总支的负责人,他亲身经历了这些变化。他能够详细描述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这说明他对村镇建设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并且对取得的成果了如指掌。这些变化得益于“镇头村”的规划,该规划着重于提升民众生活环境的具体细节。
文旅产业迎来希望

哈达碑镇的文旅产业因环境变迁而迎来新的机遇。该镇享有诸多荣誉,作为岫岩花玉的产地,它还拥有举世闻名的“玉石皇”。其玉石资源极为丰富,瓦沟岫玉矿的预计储量为约300万吨,位居全国首位。这些优势,结合村镇环境的改善,使得哈达碑镇成为岫岩地区经典旅游路线的关键组成部分。
环境质量提升后,游客数量有所上升。以沟汤村内的玉器店老板崔艳为例,她明显感受到了这种改善带来的正面影响。崔艳表示,随着镇区环境的改善,顾客数量增加,生意也日益兴隆,这些现象均显示出“镇头村”建设项目对文化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
满族村落建设成果
镇头村引领下,沟汤村满族村落的一期工程已圆满落幕。该工程包括842米的人行步道长廊、312米的景墙以及3处新建的文化广场。项目负责人曲洪珂透露了这些信息,并着重指出,在施工过程中,他们注重保留满族文化特色,同时融合现代建筑技术,确保了工程的质量与内涵。
明年,沟汤村计划继续推进村落建设,包括在道路两旁种植花草,此举旨在提高景观水平,更充分地展现满族文化的特色。这些规划旨在有效传承与发展满族文化,同时推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与村镇建设相融合。
带动农事产业发展

镇头村的建设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全面提升。该地早已拥有独特的农产品,随着村镇环境的改善和旅游业的兴起,这些农产品与旅游业相结合。在旅游高峰期,众多游客涌入体验农业乐趣。有民宿业者指出,环境美化后游客数量增加,民宿也因此吸引了更多顾客。
这种农业与旅游融合的模式,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是一次积极的探索。该模式打破了传统农业产业的单一增长路径,借助乡村旅游吸引的游客资源,助力农业产业实现持续增长,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
群众满意度普遍高
多角度观察显示,民众对“镇头村”的改造成效表示高度满意。孙国庆在谈论哈达碑村的建设成就时,详细列举了各项成果;玉器店老板崔艳表示生意有了改善;民宿业主也表达了吸引更多游客的喜悦。这些普通人的看法共同表明,“镇头村”的建设确实为当地民众带来了切实的利益。
群众在生活条件和经济收入等方面实现了改善,这一改善使得群众对村镇未来的发展抱有更高的期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参与村镇后续建设与发展的意愿。

未来发展潜力无限
哈达碑镇依托“镇头村”项目,成功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镇区面貌的改善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持,文化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相互推动,满族村落的打造丰富了文化底蕴,群众的满意度成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一切都预示着哈达碑镇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该地区有望更深入地开发旅游资源,例如,推出更多富含满族文化元素的旅游项目。同时,农业产业有望扩大规模并优化品种。哈达碑镇是否能在未来继续保持这种发展态势,并实现进一步的提升?欢迎读者留言、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