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的飞跃:国产民航轮胎新突破,满足国内40%需求量

2024-12-05 10:41:07来源:北方时空

广西桂林近日传来了好消息,我国第一条大型民用航空轮胎生产线已正式启用。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航空轮胎产业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该事件引起了航空爱好者们的极大兴趣和热烈讨论,其对我国民航业未来发展的深远影响,备受瞩目。

生产线落成与规模

广西桂林地区新落成一座约5万平方米的国内首座民航轮胎数字化工厂。该工厂装备了80多台先进的设备,正高效运转中。工厂构建了完善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系统。年产量预计可达10万条高性能轮胎,能满足我国民航轮胎市场40%的需求,显著减少对进口轮胎的依赖。该工厂的建成代表我国民航轮胎生产设施领域的重大进展。它的出现预示着我国航空轮胎产业迈向自给自足的曙光。

航空轮胎重要性

飞机的安全起降高度依赖航空轮胎。这一部件在起飞、降落、滑行、转向和制动等环节中扮演关键角色。它是民用飞机日常运营中必不可少的消耗品之一。尽管全球有成千上万家轮胎制造商,但具备生产航空轮胎能力的却寥寥无几。目前,我国民航飞机所使用的轮胎中,有98%需要依赖进口。这一状况突显出我国自主生产航空轮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伴随我国民航业的不断发展,航班数量不断上升,对航空轮胎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实现国产轮胎的自给自足已成为我国追求的目标。

技术要求高标准

航空轮胎的技术水平在轮胎领域位居前列。其核心要求涵盖安全与信赖度。同时,对轮胎的重量、耐用性、起降频率及使用安全等方面设定了严格的标准。为了实现批量生产,确保生产质量的稳定性和提升生产能力至关重要。这需要从原材料、轮胎内部设计、生产流程和适航性测试等多个维度实现技术革新。因此,航空轮胎的生产过程充满了挑战。

研发团队的突破

陆恒玉团队持续致力于民航轮胎技术的深入研究。他们在原材料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以芳纶纤维为例,这一轮胎制造的关键材料,过去长期依赖进口。通过与北京化工大学及中化高性能纤维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协作,他们成功研发出强度超越进口的芳纶纤维,并将其应用于航空轮胎生产。此外,他们还搭建了一个室内测试平台,能够模拟包括超高加速度起飞、超高加载速率以及异物损伤等复杂环境,为我国在该领域填补了空白,并大幅提高了航空轮胎的品质和安全性。

产品种类与试用成果

近期,蓝宇航空轮胎发布了包括6种机型和12种规格的民用航空轮胎。这些轮胎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此类产品可满足我国大约80%的民用飞机配件需求。以C909轮胎为例,该型号轮胎在南方航空经过一年多的试用后已开始商用。截至目前,该轮胎累计安全起降已超过1万次,且其使用寿命优于同类进口产品。这些成就充分显示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民用航空轮胎在性能上的卓越表现。

未来展望

我国航空轮胎产业近期在技术提升和产业升级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众多国内企业成功研制并获得了高效航空轮胎的认证。桂林蓝宇航空轮胎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陆恒玉表示,公司计划持续增加研发资金,深化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力求提高产品设计和研发的效率,目标是逐步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我国航空轮胎产业虽已取得坚实基础,但长远发展仍存挑战。对于我国航空轮胎产业何时能完全实现自给自足,读者们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并对本文给予支持与传播。